2009年7月12日 星期日

內修讓你快樂地奉獻

有些人認為修行是行善,要積功德,回饋社會。我個人認為這些是貢獻,但未必是修行。貢獻是往外的;修行則是往內的。以我個人的經驗,我們需要先往內修,才會有力量往外貢獻,而且是不求回報的奉獻。

在我讀大學時,我很積極參與社區服務的工作,很多時候要犧牲假期,留在大學開會或到鄉間辦活動。走了1年多時,團隊裡發生很多不愉快的事,大家越做越無力。我自己本身也開始怨聲載道,完全不能投入工作,那時我總覺得去服務別人是很累人的事,因為要經歷這麼多的問題,不如留在家裡輕鬆渡假更好。

當時我跟德華師兄談起我的狀況,他說這也許是因為往外做得太多,往內輸入太少,所以才造成內心的不平衡。近兩年來走在靜修的路上,我更體會到他當時所說的。

想像一下如果你身上只有一塊錢,有人來尋求你的協助,你最多可以給他多少呢?如果你給了他全部,另一邊卻沒有金錢來源,當又有人出現請你幫忙的時候,你又拿什麼來幫助他呢?

同樣的,在服務別人的時候,如果我們的內在沒有同時產生更多的力量,就會演變成越做越累的局面。這時,我們會很在意自己付出了多少,在意有沒有人看到,更在意受惠者的反應。在付出的過程已經沒有了喜悅和享受的感覺,而是身心疲累,到最後因為開始發現失去自己而放棄付出。

內修和外行不平衡的問題最近也發生在我的一位朋友身上。她是個很善良的女生,在慈善團體很活躍,她是全職的志工,生活過得很忙。但她最近偷偷告訴我,她開始覺得很累了,而且她開始發現看不到自己了。她很想去學習內觀禪修,但因為身為志工,她無法隨意參與別的活動。

這是很可惜的事,像她這麼有愛心的人,如果可以透過靜修讓內在產生更多愛的力量的話,我可以想像到她的愛心將會像一道光一樣,輕鬆地照耀著身邊的每個人。因為她心中洋溢著滿滿的愛,所以只要她去到的地方,人們就會得到心靈的撫慰。到時她會發現到自己並沒有做很多,但確實已經做了很多了。這就是所謂的“無為而為”的境界。

如何說靜修就可以產生更多的力量呢?其實我們與生俱來就有很多很多的力量,例如愛、勇氣、幽默感、創造力等等,只是我們都忘了。當我們靜下來注意呼吸的時候,我們就會回到生命的源頭,這時頭腦放空,沒有過去未來,只有當下。每當我們可以處在當下時,內在的力量就會源源不絕的產生。這種力量是不能往外求的,只有我們生命的源頭才會供給我們無限的力量。而生命的源頭就是當下。

昨天我見了一位很要好的朋友,每次見她的時候,她總是沒有忘記感謝我對她所做的。她在幾年前進院,在她住院期間,我只探望她兩次,也沒有帶很多禮物給她,只是送了一本書,我也不清楚她有沒有看。其實我覺得我對她並沒有做很多,但我沒想到她一直惦記在心,所以雖然我們很少見面,感情卻很深厚。

後來我才發現到,原來當自己的內在充滿愛的時候,你身邊的人都會感覺到。屆時,你一個有生命力的眼神、慈愛的微笑,就已經可以取代你身體很努力做的一切。佛陀還有這世間的大師們,不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奉獻的嗎?

所以,在幫助別人的同時,請好好照顧自己的心靈。到時,你肯定會很享受奉獻的過程,會有怎樣的結果對你而言已經是不重要了。

祝福大家法喜充滿!